每到季度、半年、年終的時間節點,房企銷售排行榜就成為了業內的一大談資。不止媒體忙著計算幾家漲跌,房企恐怕也在關注著彼此間的業績。
近期克而瑞公布的1-9月房企銷售排行榜就顯示,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國內房企年內的整體銷售和供貨節奏均有所后移,但TOP100房企今年前三季度整體的銷售業績,相較2019年同期還是有著9.2%的漲幅。
不過,這種漲勢并非均衡分布,而是集中在頭部企業一端。
據克而瑞的統計研究,TOP50房企操盤金額集中度較2019年有一定提升,行業競爭仍在持續加劇,規模房企的競爭優勢在繼續擴大。
實際上,房企間的分化并不僅僅體現在銷售業績層面,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不斷深化,部分企業的路線圖也正悄然生變。
三個關鍵詞描繪出的行業新語境
對于國內房地產行業而言,近年來有一些關鍵詞被頻繁提及:產城融合,城市服務商,建筑產業化。
這并非一系列新概念。單以建筑產業化為例,早在2013年左右,行業就有相關的推廣與鼓勵聲音出現,而國內房企對相應產品技術的研究,則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左右,目前相關產品在國內市場上也已有了不少的應用實例。新的變化,其實來自其他關鍵詞所構筑的語境。
2013年時,長沙金地三千府項目便采用過裝配式進行建設
早在幾年前,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便開始將業務延展至更多的領域,不僅僅滿足于造房子與賣住宅,汽車、康養、文旅等眾多產業行業都出現了房企的身影。
房企間多賽道競爭、多產業布局趨勢的出現,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源于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告別了高增長的所謂“黃金時代”。品牌房企需要找尋新的產業接口,一方面為傳統的房產業務增加消化渠道,一方面也拓展上下游產業鏈,挖掘新的盈利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再來看產城融合與城市服務商的概念,不難發現其新的內涵與意義:
作為新的產城融合參與者和推進者,開發企業扮演的角色不再僅僅是物理空間的建設者和提供者,而是向上擴展為新興產業機會的發掘者和投資者,以及向下延申為相關物業的持有者、運營方,以及產業公司企業的合作方。如此才能跟深入參與到產業發展中,分享新的紅利。
城市服務商的語境與此類似。當一家開發企業能夠在居住、商業等基本的需求之外,為客戶提供更多樣化、涵蓋更多領域,同時也更為優質的服務時,其服務的對象自然從其自身的業主,拓寬為了一個區域乃至一座城市的所有居民。城市服務商這一發展新方向,可以說既是開發企業自身的主動求變,也是城市發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從這樣的角度出發,建筑產業化的高生產效率、節能增效、成本質量進度可控等優勢,具有了更深刻的價值——它能夠保證房企在最基礎的項目建設層面有穩定的輸出和品控,讓其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產城融合,以及轉型城市服務商方面。
近期,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在接受第一財經《意見領袖》欄目專訪時,就表達了相似的觀點。
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接受專訪時分享了他對行業風向的觀點
在采訪中他提到,一家公司如果說只能做一點住宅,這家公司是沒有競爭力的,金地的目標不僅是開發全品類的地產,還要能夠提供各種各樣的社會服務,所以金地會做醫療、教育、養老、體育,希望給城市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而對于建筑產業化,凌克的認識則顯得更進一步。在他看來,建筑的產業化或者說工業化的基礎是建筑的數字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金地在2019年專門成立了BIM工作小組,以為各種服務合作商提供技術工具和平臺,嘗試打通開發商、設計師、施工單位等的線上通道,來讓產業化的運用下沉到設計、生產、安裝等各個環節。
變化正在滲透全行業
以金地為代表的頭部房企路線圖上的變化,延申出了幾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這種變化是否具有普適性?
以金地等頭部房企為代表,變化正席卷全行業
如果單從結果來看,答案無疑是肯定的。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早從幾年前開始,品牌房企便已經開始嘗試將業務觸角深入到更多的領域,無論是淺層次地尋求行業供應商進行合作,還是更進一步地自身上馬相應業務線,多產業賽道布局的趨勢是毋庸置疑的。
這帶來的一大變化是,雖然地產仍舊是很多品牌的核心業務,并可能仍會是其很長一段時間的最主要收益利潤來源,但其在部分品牌整體戰略布局中的地位,正向基礎業務轉向。和金地類似,越來越多的品牌正將他們的注意力和資金等投向更廣闊的領域。
正如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所表達的那樣,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很難想象一家房地產公司僅僅作為住宅提供方存在,而將其他可能與業主客戶產生業務往來的領域全部拱手讓人。
一個小細節是對此最好的例證:在數年前,一個項目引進另一品牌的物業還是一種合作常態,但現在這樣的現象相對已越來越少。幾乎每家實力房企都在著力打造自身的物業品牌,以構筑產品服務層面的“護城河”。
多產業布局意味著企業的服務邊界在不斷拓寬
向城市服務商轉型背后的邏輯也是類似的。雖然各家在提法上可能有所不同——城市服務商,城市共建者,深耕城市區域——但其方向是一致的,那便是提供盡可能多的覆蓋城市發展與生活需求各方面的服務品類,在消費者的選擇列表上占據一個靠前的位置。對于品牌房企而言,這不僅意味著潛在的渠道,更多的業務可能,也能使其在一城一地的市場上更具備話語權。
金地的“野心”與數字化路線圖
第二個問題,這種變化需要深入到什么程度?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看看凌克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的近年來金地在做的幾件事:
一是金地圍繞人工智能、生命科學領域做了大量的產業投資。這種投資并非粗暴地通過砸錢成為新興科技公司的大股東,而是為其開發相應的科技園區,為其產品的研發、生產、應用提供一流的、高層次的技術和戰略服務。
利用廣泛布局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乃至美國舊金山等產業高地的優勢,金地嘗試去挖掘有潛力的產業領域和新興人才,吸引了一批美國的科技企業來到中國,落戶金地的孵化器、加速器以及產業園。通過孵化培養科技公司,扶持其形成產業鏈,來提高金地產城融合的綜合實力。
依托金地威新這一子品牌公司,金地正向“中國產業發展合伙人”發力
二是前面所提到的建筑工業化與信息化。類似BIM工作小組這樣的戰略新項目,最終目的不僅僅是打通線上,優化設計生產建設等各環節,更是要構筑一個新興的數字化平臺。
從凌克的視角來看,未來每一套實體的房子都應該有一個數字孿生存在于信息數據庫里,它囊括了這套房子誕生從始至終所有的數據。無論是對產品品質進行溯源,還是進行人工智能的各項展開及場景化應用,都能從數字孿生處取得支持并更加便捷和高效化。
第三,金地已經開始為業主提供個性化的精裝修服務,根據業主的審美和需求來定制室內空間。其在不斷研究和創新新戶型,推出新的建筑風格,以及嘗試OEM來幫助業主降低一些部品部件的成本。
金地在裝修服務層面進行了很多創新嘗試
雖然目前來看這種定制更傾向于幾種既定方案的選擇和搭配,但凌克在采訪中很有信心地表示金地的個性化戶型設計和定制化裝修能力還將繼續提高,希望能在未來幾年真正實現“一房一圖”。
仔細分析這幾件事,會發現其雖然涉及不同的領域方向,但內里的邏輯卻是貫通的:對人工智能等科技領域的投資,能夠為金地增添新的潛在科技力量和人才渠道,其無疑將極大補充提升品牌在數字化平臺打造方面的實力;而“一房一圖”的實現,正需要立足于數字化平臺功能的完善、數據的廣度以及充足的算力——屬于金地的一整套信息化與數字化路線圖就此成形了。
這其中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細節,那便是金地信息化與數字化路線圖的打造,對行業相關聯產業鏈的沖擊改變,可能遠大于對其自身的影響。試想一個類似這樣的場景:當一家設計單位通過與金地的合作,已經習慣了利用數字化平臺高效的工作模式,再回歸傳統的地產企業合作場景中,它會有怎樣的感受?
深圳金地威新中心是金地探索線上路線圖的重要物理據點
從這個角度而言,金地的“野心”,其實在于構筑一個行業普適的新生態環境,并嘗試通過前期的投入實踐,占據相應的話語權,去成為新環境下的規則制定者。類似的變化其實在房地產行業中已有先例,只不過那條賽道叫二手房,那家品牌企業叫貝殼,而成績如何相信已無需贅言。
當然,想要上升到行業的層面,不可能僅靠金地一家品牌來推動,實際上幾乎所有頭部房企都在進行相似的嘗試和推進。但如金地這般深入描繪出一幅如此清晰且內容詳盡路線圖的,并不多見。在房地產企業轉型信息化與數字化這一層面,可以說金地已經領先了。
每家房企品牌都要找到自己的新航路
立足于前兩個問題,第三個問題自然而然就產生了:這種變化是否可復制?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來看看金地交出的“成績單”:
目前,金地的業務項目已覆蓋中國120余座大中城市和美國東西海岸的8個不同城市和地區。截止2019年末,金地集團總資產約3348億元人民幣,連續多年入選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財富》中國500強榜單。
廣闊的區域城市布局,決定了品牌的業務廣度
僅以昆明一地的金地項目布局,便有不少值得一提的細節。
從2014年入昆首作金地·悅天下落地昆明雙塔片區,到如今最新的金地·自在城落戶安寧,6年的時間里金地僅僅在春城呈現了4個項目,其項目選址不可謂不審慎。而從雙塔到巫家壩,再從滇池畔到安寧太平,金地選取的無不是城市的熱點及潛力片區,其項目取得市場認可的同時,也帶動區域價值一步步攀升。
金地在昆明最新呈現的自在城項目,是其當前品牌力的集中展現
在其最新的金地·自在城項目上,不難發現品牌向城市服務商的積極轉向——褐石系產品在昆明的首次呈現,保障了產品力;從外部的商業、教育、醫療、休閑大配套,到內部的各種空間場所的營造,包裹了居住者需求的方方面面;金地的物業服務作為串聯,使城與人實現閉環。一座金地·自在城,在生活居住層面做到了極致,即使只討論傳統地產業務的品質感,其也并非一般品牌所能匹敵。
而在新的產業領域,根據凌克在采訪中透露的信息顯示,過去多年金地在人工智能,包括云計算,集成電路,機器人在地產科技化領域的應用等方面都已做了大量投資、孵化;其同時也涉足了生命科學領域的靶向藥物,生物醫藥,免疫治療、細胞治療和轉化醫學等各方面。
金地現在已經有300多位專門從事軟件研究的人員,未來隊伍規模還將不斷擴容。其正在積極建立自己的信息化系統,研究適合于金地的應用軟件,構建大數據平臺。
線上線下相結合,金地探索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新道路
正像文章開頭所說的,房企間業績的分化,傳導影響了其多產業布局能夠鋪得多廣,走得多深。一個最淺顯的例子是,一家城市區域布局足夠廣泛,項目業主數量足夠多的企業,即使僅僅在基礎數據的獲取層面,也要比一家規模小很多的公司更具競爭力,遑論資金投入與投資廣度等其他層面了。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金地在很多領域的布局投資時間足夠早、經驗積累足夠多,其往往有著十年以上的準備和投入。這種先發優勢差距,是難以僅僅靠資金來抹平的。金地走的這條路,并不是那么容易復制。
當然,對于中等規模房企而言,與頭部品牌企業在多個層面的分化,也并非就完全判了其“死刑”。選取一個相關產業,去深耕投入并形成自身的產業優勢,是可能幫助其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繼續保持競爭力的,因為相關的賽道其實還有很多。
在這一過程中,金地的實踐至少在兩方面提供了寶貴的啟示。一是守住業務邊界。一如金地推進產城融合的方法所示,其并非一頭扎進一個產業領域,完全取代專業的公司團隊,而是從自身的業務特點出發,尋找相應的結合點,不輕易越界。
二則是保持長跑的心態。無論是在地產業務領域,還是新的產業方向,靠短跑沖刺都只能攫取一時的利益,唯有長期的投入和耕耘,才能有真正豐厚的收獲。
以科學筑家為使命,金地希望成為中國最有價值的國際化企業
采訪中凌克表示,未來10年,金地希望能夠成為真正的產城運營商,做到真正的產城融合。在產業地產方面,金地公司希望成為科技孵化的領先者;而在地產板塊,金地希望成為地產科技的領導者,逐步轉變成為一家科技公司。他是這么說的,而金地也正這么做著。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