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于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
這句名言出自英國搖滾歌手約翰·列儂之口,他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英國倫敦,戰后的經濟正在快速復蘇,城市也在擴張,全民快節奏地生活、工作,造就了一座城市的繁榮,可也喪失了本該屬于每個人心中的那份“詩與遠方”。
昆明,一座慢不下來的城市
無獨有偶,近些年以發展速度為傲的昆明,跟當年的倫敦類似,也是一座慢不下來的城市。
高速發展的昆明,也成了一座慢不下來的城市
近些年來,昆明不斷加速的城市化進程,將滇池北岸所剩無幾的田園鄉野,盡數用鋼筋水泥堆砌填滿。
城市越大,我們的生活半徑反而越小,幸福指數似乎越來越跟城市的膨脹成反比:每一天,絕大部分昆明“打工人”都在趕時間起床,工作在空間有限的格子間,窗外目之所及,皆是不見盡頭的車流大隊,和鱗次櫛比的鋼鐵圍城。
我們一邊享受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邊嫌棄網速不夠快,工作量太多,時間總是不夠用。在這里,慢生活已經顯得水土不服。
那么,令人向往的慢節奏生活需要什么來支撐?
在鱗次櫛比的城市光影中,慢生活已經顯得水土不服(示意圖)
上世紀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倡導“慢生活”方式,他們希望放慢生活節奏,并不是拖延時間,而是讓人們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提高生活質量。
這種平衡,可以是享受親情、愛情、友情的美好,也可以是享受藝術、旅行、讀書等精神上的補給,以及享受樹木、花朵、云霞、溪流、瀑布以及大自然的形形色色。
其中將身心融入大自然中,是實現慢生活最簡單也最容易接觸到的途徑,中國人很早便意識到了這一點。
早在古代,中國人已經意識到了親近自然是實現慢生活最簡單的途徑
早在1500年前,東晉詩人陶淵明就在他的筆下寫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為大自然的田園風光如此之美,人的心情也會變得從容淡然,在他另一篇傳世名作《桃花源記》里,長期慢節奏的生活,更是連時間都可以忘記。
“城里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
當從遠離自然的老城區中獲得的閑情逸致越來越少,那么“走出去”就成了昆明人的主流選擇。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昆明人沿著滇池東岸一次又一次地南下,尋找符合心中所想的慢生活場景,由此孕育出環滇一線規模龐大、種類繁多的商業、文旅、居住配套;
亦或者周末驅車出城,或向南,或向西,在湖邊、山野、田間、林中,雖是走馬觀花,卻也在片刻之間找到了心靈棲息的感覺。
昆明人想要親自自然,卻又不能完全脫離城市
昆明作為全省最大城市以及全國準一線城市,依然在發揮吸收周邊人口的作用,一波又一波小城青年都懷抱著一個進昆明打拼的夢;而已經在城里的人們,他們渴求將身心融入自然之中,在喧囂的生活里尋找平衡。
正如錢鐘書的名言:“城里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昆明老城區同樣如此,每天都有很多人進城,同時也有很多人出城。只不過無論圍城內外,陽光、水、空氣和運動,都是每一個人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那么,如果要追求慢節奏生活,是否意味著要像陶淵明一樣離群索居、歸隱山林呢?顯然不是。
人類畢竟是群居動物,絕大多數人都離不開工作、生活、社交,而這些社會性活動又離不開城市,因此現代昆明人的慢生活,并不意味著要去深山老林里做與世隔絕的隱士。
相反,昆明人需要的慢生活,還得與老城區保持一個合適的通勤距離,最好不超過半個小時。
昆明人若想“走出去”,無外乎東、南、西三個方向
向東,向南,再向西
放眼昆明周邊,正北方皆為山地和丘陵,環境雖好,但開發難度大,時至今日也沒有開發出多少項目,更不用說成熟的生活片區了;
東北方向,靠近長水機場的空港片區,除了漂亮大氣的機場,外部著實還存在著許多城中村,基建水平還處在一個很低的階段,并不符合慢生活的定義;
而更遠處的嵩明楊林大學城片區,資源環境不錯,因為眾多學校的存在,也擁有一定的商業配套,但這里距離昆明主城區較遠,走高速也得一個小時,日常通勤很成問題;
而在老城區的南邊,上文提到過,滇池東岸、南岸歷年來都是昆明人“走出去”的主要陣地,其中呈貢核心地帶的基建水平甚至已經不遜于老城區,不過這也衍生出兩個結果:1.呈貢房價連年上漲,部分新房價格已經達到全市均價水平;
呈貢開發至今,價格也越來越接近老城區,主要開發陣地也已經南移
2.開發重心南移,距離主城區越來越遠,以滇池南岸的晉寧古滇片區為例,該片區風景秀麗,文旅配套較多,但距離昆明老城區已經需要1小時車程,這還是不堵車的情況下。
最后我們把目光放到西方,從十幾年前開始,就陸續有不少開發商進入位于昆明西側的安寧大興土木,時至今日已經在西山背后造出了一座頗具規模的“西昆明”——太平新城。
按下了0.75x鍵的“西昆明”
背靠西山,深林覆蓋率超70%,負氧離子含量超主城中心8倍的太平新城,近些年來乘著昆明大健康戰略的東風,逐步成長為昆明大健康、文旅、養老產業最為集中的區域,目前已吸引了眾多一線房企進駐,圈地數萬畝,投資數百億。
西山背后的“西昆明”:太平新城
而且不同于嵩明、晉寧等區域,太平新城距離昆明二環僅約20公里,正常開車半小時之內即可抵達老城區。除了自帶山清水秀的光環,和近些年出現的各式住宅小區,太平新城在重要配套方面也沒有落下。
位于主干道奧特萊斯大道上的砂之船奧特萊斯擁有約9萬方商業體量,在品牌影響力和規模上,不亞于昆明老城區大多數商圈;而就在奧特萊斯的對面,三級甲等醫院新昆華醫院也早已于2017年開業,讓太平的基礎醫療保障與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實現同步。
一線城市的人們每天都會馬不停蹄地趕地鐵、吃早餐、加班,而在太平,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按下了0.75x播放鍵,慢節奏的生活、慢節奏的工作安排、慢節奏的吃喝玩樂......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絲毫察覺不到緊張感和壓迫感。
太平新城兩大重磅配套:砂之船奧萊、新昆華醫院
無論是去砂之船奧特萊斯吃大餐、看電影,還是在玉龍灣公園徒步、野餐、露營,又或者沿著螳螂川溯江而上,到溫泉鎮享受“天下第一湯”的碳酸鈣鎂溫泉,昆明人所想象得到的慢生活在這里都可以實現。
“慢生活”屬性的綜合居住大盤
目前,太平新城樓盤眾多,高層、小高層、洋房以及合院別墅等都有不少可選余地。不少人第一次來到太平新城看房時,都不免在心中產生疑問:這么多樓盤,選哪一個比較好?
要滿足昆明人的慢生活想象,這個項目首先規模要大,環境要好,其次產品線必須豐富,而且還不能太偏,得離商圈、學校、醫院等配套近點兒,最后還得是品牌開發商,才能符合昆明人對住宅質量的期待,在太平,這個項目的名字叫金地自在城。
多業態的慢生活大盤——金地自在城
這個項目占地約732畝,從效果圖中可以看出,金地自在城的業態規劃十分豐富,從20多層的高層住宅,到低密低容的洋房、合院,再到充滿煙火氣的商業區,都在透露著這個綜合性大盤的“慢生活”屬性。
其次從銷售情況來看,金地自在城自從10月末首次開盤以來,受到了昆明市場的廣泛關注,首批次的建面約88-233平米院墅類產品已然售罄,即將加推新品;而建面約76-109平米的高層住宅做到了精裝交付,這一點在以毛坯房為主的太平較為少見。
金地自在城 項目實景圖
從更實際的角度出發,相比呈貢、嵩明等地,太平新城的房價盡管也在穩步增長,從金地自在城的價格也可以看出,高層售價約8000-9000元/平米,合院、聯排約170-290萬/套的價位,與嵩明、呈貢相比,要么更便宜,要么離昆明老城區更近,完全有理由成為昆明人“走出去”安家置業的理想選擇。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