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海菜花綻放,快來草海大泊口打卡拍照參與活動

為充分展示滇池保護治理成效,引導廣大市民群眾關注、關心、關愛滇池,自覺參與滇池保護,3月21日,昆明市滇池管理局開展了“陽春三月 一起拍滇池海菜花”活動。據悉,通過人工擴繁種植,在滇池草海南部大泊口水域,被譽為“水質試金石”的海菜花在一定范圍內已得到恢復。目前,該區域的海菜花已陸續盛開。

海菜花綻放

在大泊口水域開展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態修復

在草海大泊口水域,一叢叢海菜花在水面上開出白花黃蕊的美麗花朵,如同空中的繁星撒落到了翠綠的玉盤上,十分驚艷,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爭相拍攝。海菜花是對水體污染十分敏感的植物,滇池水質的惡化與生境的減少曾導致海菜花在這里消失。

“得益于滇池保護治理工作的持續開展,海菜花得以重現滇池!崩ッ魇械岢馗咴囱芯吭汗こ處煻瓡x延介紹,草海大泊口水域面積約780畝,容積約100萬立方米,在這塊水域,實施了“大泊口水生態修復工程示范”,核心是開展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態修復,通過工程示范的實施,使污染負荷得到基本控制,并通過提高水體透明度、調控水位等措施促進了沉水植被的恢復,由此帶來水環境的進一步改善,最終使得海菜花重新在大泊口生長。

目前大泊口的海菜花以人工種植為主

由于海菜花生長對水環境較為敏感,大泊口的海菜花以人工種植為主,還沒有觀測到其自然擴繁的情況;加之草食性魚類、鳥類等動物對海菜花的取食,使得大泊口的海菜花遠未形成優勢群落。后續將在大泊口繼續實施內源治理及湖內生態修復工作,進一步提升大泊口水環境,恢復健康的水生態系統,為海菜花的自然擴繁創造條件。

2015年前,大泊口水域每年夏秋季節時常發生藍藻嚴重富集現象,水質劣Ⅴ類,為重度污染水體。2015年起,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組織實施了大泊口水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在大泊口開展水生態修復的示范工作。

“曾經的滇池,水草茂盛、水體透明度高、生物多樣性豐富、食物網復雜,被我們稱為‘清水草型湖泊’,而目前的滇池,浮游藻類暴發生長、水體透明度低下、生物多樣性單調、食物鏈單一,我們稱為‘濁水藻型湖泊’!倍瓡x延表示,當大量的污染物進入滇池后,水體中的污染物越來越多,就會讓原有清水草型生態湖泊變成濁水藻型湖泊,導致湖泊的富營養化。相關研究表明,在湖水總磷低于0.05—0.08毫克升時,生態系統將保持草型清水穩態,只有總磷超過這個數值時,湖泊將躍遷為藻型濁水湖泊。

但在相反的過程中,只有在湖水總磷降至0.03—0.05毫克升以下后,湖泊才會從濁水藻型的狀態再回到草型清水的狀態,為了驗證和展示滇池綜合治理措施的實際效果,探索提升水質和湖泊生態修復的有效方法,按照滇池保護治理“六大工程”的思路,除了基本的工程治理措施外,還應用了最為重要的水生態修復措施,也就是沉水植被恢復來進行生態修復的相關工作。在之后還持續進行了精心的管護,最終,使大泊口的水質和水生態狀況都有顯著的提升,水體感觀也明顯的改善。

喜清水的土著物種在部分區域成為優勢種

通過生態修復,大泊口水體中藻類數量的指標葉綠素a大幅下降,同時,大泊口水域的藻類物種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原來以藍藻門的微囊藻為優勢種,現在喜清水的藻類脆桿藻、盤星藻、角星鼓藻開始出現。由于相關措施的實施,大泊口水體自凈能力大幅提升,水質明顯改善。目前,大泊口整體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

水生態系統得到恢復,沉水植被覆蓋率大幅提高,生物多樣性也有所提高。項目完成后,大泊口水域水生態系統得到良好恢復,沉水植物蓋度大幅度增加,目前超過50%;同時,沉水植物分布區域向深水區域擴展,物種較之前更加豐富,喜清水的土著物種在部分區域內逐漸成為優勢種,區域水生態系統得到恢復,生物多樣性也有所提高。這也為海菜花重新出現在滇池大泊口創造了條件。

新聞延展

5—10月是觀賞海菜花的最佳時期

董晉延介紹,海菜花為多年生沉水草本,雌雄異株,莖短縮,葉基生,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種,曾在滇池及云南高原湖泊中形成較為穩定的沉水植物群落,成為云南高原湖泊的象征。

海菜花分布于云南、貴州、廣西和海南部分地區,在云南湖泊能形成穩定的沉水植物群落,以云南高原上海拔2700米的瀘沽湖為分布上限。其對生存水質要求很高(地表水質為Ⅰ—Ⅲ類),清晰透明,喜溫暖,可生長在4米的深水中,同株的葉片形狀、葉柄長度因水的深度和水流急緩而有明顯的變異,葉片通常較大,有線形、長橢圓形、披針形、卵形以及闊心形等,深水湖中葉柄長達2—3米,淺水田中柄長僅4—20厘米。

海菜花花期通常為5—10月,溫暖地區全年有花,因此,每年5月至10月也是觀賞海菜花的最佳時期。溫暖地區全年有花,花單生(一朵花單獨生在莖上),花有三片花瓣,外緣白色,中間黃色,倒心。

董晉延表示,海菜花這一類植物早在3800萬年前就已存在并廣泛擴散,人類利用海菜花的歷史也很長,但直到19世紀初才有關于云南海菜花的形態特征及食用方面的具體文字記載,那時已經將海菜花稱為龍爪菜。

在云南的湖泊和水系內,歷史上海菜花分布較為常見。上世紀60年代以前,海菜花是廣布滇池的優勢物種,極為興盛,它不僅是美麗的水面觀賞植物,也是湖區人民美味的食材,還可用作養豬或打撈作為綠肥;60年代以來由于水質變化、人為干預等多種影響因素,其分布的面積在縮減,海菜花群落也出現退化現象,70年代,滇池的海菜花已經寥寥無幾;到80年代,滇池的海菜花幾乎完全滅絕。滇池曾經也是海菜花分布的主要水域,但由于生態破壞和污染等,滇池中的海菜花已基本絕跡。

目前,在滇池流域上游黑龍潭公園內的龍潭及溪流內尚有一定范圍的海菜花自然分布,通過人工擴繁種植,在滇池草海南部大泊口水域得到一定范圍的恢復。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